为进一步优化体育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贴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10月15日上午,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特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及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谭步军高级教师,以及内江市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国家级体育骨干教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视导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四川省教育学会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大赛评委陈友毅高级教师莅临我院,出席了“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小学专家座谈会”。学院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
座谈会伊始,体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素军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修订工作关乎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必须紧密对接一线实际,充分听取来自教研前沿和教学实践领域专家的宝贵意见。他特别提到,两位专家在指导师范生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比赛)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他们的建议将对我院学生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座谈会上,谭步军博士结合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省级教研视角,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趋势、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变革以及对未来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新要求。他强调,高校人才培养应前瞻布局,强化师范生对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的理解与驾驭能力,注重培养其教学反思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的能力。特别是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升学生健康教育的实践指导水平。谭博士还就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与基础教育无缝对接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建设性意见,并建议在课程设计中加强对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系统训练,为其未来参加教学技能大赛打下坚实基础。
陈友毅老师则立足内江市乃至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线,从实践层面对体育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具体建议。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和资深教研员,他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面临的挑战以及优秀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他特别指出,未来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还应熟悉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要求,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出色的课堂管理、赛事组织和家校沟通能力。陈老师结合其作为教材培训专家和教学大赛评委的经验,对师范生实习实践、专业技能标准、职业情怀培育等环节给出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并强调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类课程的比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实战能力。
在交流互动环节,学院教师代表就课程设置、能力培养重点、教育实习改革及如何通过课程支持学生参与师范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比赛)等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碰撞激发出诸多有益的改革思路。
本次座谈会内容充实,指导性强,为我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拓宽了视野、明确了方向、聚焦了重点。学院将认真梳理、吸纳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将其切实融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优化与强化,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科学、规范、前沿且紧密衔接基础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体育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马传奇,图片/马传奇,一审一校/张凤娟,二审二校/李素军,三审三校/李才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