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社会服务

【实践育人】2025“希望工程·无限极快乐足球”志愿者支教系列报道(一)

  • 发布时间:2025-05-13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

近日,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希望工程·无限极快乐足球支教”项目,分别奔赴不同山区学校,用青春与热爱为孩子们带去足球运动的快乐,在支教过程中收获感动与成长,他们的故事正成为山区体育教育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中心小学的唐于桓说,出发前他虽做了充分准备,但当地艰苦的条件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巨大的温差、干燥的空气,让来自南方的他鼻血直流,陇海铁路旁频繁经过的火车也影响着他的睡眠。然而,孩子们在体育课堂上活泼好学、积极向上的模样成为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他深知志愿服务就是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足球课,希望让孩子们感受足球魅力,培养坚强人格。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冯三镇中心小学郭岩松说,初登讲台时他紧张不已,但很快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找到了教育的真谛。在体育与健康课《眼睛亮晶晶》的教学中,他领悟到教育的真诚在于与孩子共享成长。而在足球教学里,无论是脚弓传球技术动作教学还是踢准比赛,他都深刻意识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足球,更是帮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

云南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镇九龙希望小学的张恒豪分享到,第一周课程以基础体能训练为主,在带男生班训练时,他看到了孩子们对运动的纯粹热爱。当他看到彝族、苗族少年们在跑道上全力奔跑的模样,尤其那一双双渴望学习踢球的眼神,他深知孩子们需要的是与世界对话的机会。尽管学校有标准足球场,但孩子们对足球的了解很少、足球专业知识匮乏,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所学所知,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足球的种子,用体育教育唤醒他们的无限可能。

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清溪小学支教的李亚峰同学说,这里的学校没有足球场、塑胶跑道和完整球网,他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篮球场变成多功能运动场。墙壁成了传球反弹板,枝条作为跳跃摸高目标,粉笔画的跳房子格用于协调性训练。孩子们很快在体育活动中探寻到对足球的浓厚兴趣,这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他坚信每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绽放光芒。

这四位同学的支教经历是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志愿者们用心服务的生动缩影。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热爱与专业为山区孩子打开足球世界的大门,点燃孩子们眼中对运动的希望之光。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青年投身支教事业,为山区体育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 “快乐足球” 在更多山区学校落地生根,助力孩子们奔向更广阔的未来。

(文字、图片/体育学院团委宣传部 编辑/吴斯羽 一审一校/王应 二审二校/吴昊 三审三校/李才宝)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