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社会服务

“202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四川赛区内江师范学院志愿者支教系列报道二

  • 发布时间:2022-12-03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

随着1018日出征仪式的举行,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篮球支教志愿者们背起知识的行囊,踏上了去支教学校的路。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精神的压力和生活环境的艰苦,工作环境的调整与角色的转换。同时,也享受着学校领导的关心,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集体的温暖,更领悟着支教的快乐。

东兴区田家镇柳桥学校的志愿者高旭洋说,不想做刻板严厉的老师让学生惧怕自己,要做学生的朋友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慢慢的相处中,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接受了这名新来年轻老师。学校因为疫情影响延迟了开学,所以教学安排显得格外重要。考虑到学生回家路程远,放学后训练会耽误学生回家时间,所以他采用分段分组练习的方式,将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在不同时间段练习,争取教学质量达到最优。另外,本周他还带孩子们练习了一些篮球的基本动作,普及了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以安全为第一,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带领学生进行行进间的热身活动练习和协调性练习。采用趣味性练习让孩子们认识到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同时分析各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而进行球性球感练习、原地球性练习,如原地左右手单手运球及胯下绕八字等练习,孩子们上手速度很快,适应性很强。接着进行了篮球规则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姚基金篮球的比赛规则进行了分析解释,扩宽了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他定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决心面对一切困难,这次的姚基金的支教志愿活动让他理悟到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里面的天空,更应该放眼社会,使他明确目标,欣欣向荣不再像一只无头的苍蝇!理想主义的花最终会盛开在浪漫主义的土壤里,而他的热爱永远不会熄灭在现实的平凡之中。感谢各方给他们志愿者的机会,这次参与柳桥学校的姚基金志愿服务使他感悟颇深,终生难忘。燃烧青春的火焰,吾以青春献中华,

东兴区高桥街道高桥小学的志愿者郎锦说,姚基金支教活动是从大一进校就想参与的,终于在大四的时候如愿参加。因为他是非师范专业,所以对此次师范类的支教活动有着别样的热情。

还记得第一天到学校时,因为前一天晚上面对未知的生活兴奋得睡不着,所以拖着疲倦的身体到篮球场,但却看见高桥小学的同学们已经好了队列,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心中的疲惫也渐渐消失了。从他们的书包摆放到衣物收纳就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篮球的认真态度。

他向孩子们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孩子们告诉他五点半起床是常态,需要吃过早饭再步行半个小时来学校参加篮球训练,这是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也让他明白了一名乡村教师多年以来的坚持与努力。他用实际情况向后辈们展示着他追求与奋斗了半辈子的目标,让篮球梦注入每一个热爱篮球的灵魂中。在与队员们不断的交流中,他看到了孩子们小小的心里所蕴藏的无比伟大的梦想。

这里没有学业的压力,没有生活的重负,有的只有纯真的笑容和无邪的眼神。郎锦在教授孩子们篮球知识的同时,孩子们也唤起了他心里的对篮球那一份真挚的感情。在带领孩子们训练的时候,他看到了每一滴在投篮、传球、上篮、接球时洒下的汗水。孩子们说他们不怕苦、说他们想变得更快更强、说他们要为学校赢得荣誉。孩子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训练场,对于滑步、跑位、冲刺的命令总是一丝不苟地执行,头发丝上挂满的汗珠证明孩子们想要成功的决心。

孩子们对于篮球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无不打动着每一位支教的志愿者们,志愿者们也以实际行动展示青春风采,在奉献中升华了理想信念。他们怀着沉甸甸的责任,走向大山深处,为孩子们托起一片片蓝天。

(文字/庄先丽    图片/高旭洋 郎锦    初审/王国伟      复审/吴斯羽    终审/王应)

 

 

 

 

  • 微信公众号